株洲县关于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评估报告(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

admin 实用范文 2023-09-19 02:24:54 72

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株洲县关于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评估报告,一起来看看吧。

株洲县关于财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评估报告(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资金)

XXXX年,按照省财政厅《湖南省财政厅关于开展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的通知》(湘财乡﹝XXXX﹞X号)文件要求,我县迅速行动,积极申报并通过省级批复5个村为试点,启动了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积极探索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效实现形式,实现村级集体经济的发展和壮大。现就第一阶段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自评如下:

一、健全机制,激发活力,扶持工作推进有力

为确保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统筹推进,将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精心设计,建立了全方位的工作推进机制,强力推进各项工作的开展。

(一)工作机制有保障。为加强全县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组织实施,经县委、县人民政府研究同意,县财政局成立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工作领导小组,由县委常委分管财政副县长任顾问,局长任组长,分管副局长任常务副组长,局班子成员和试点村所辖镇人民政府负责人任副组长,相关股室负责人为成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财政局综改办,由综改办主任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扶持村级集体经济日常工作。各试点镇、村应建立相应的领导机构和工作机构,强化了组织保障,切实做到实施有方案、人员有安排、办事有制度、工作有条件,确保了试点工作的顺利推进。

(二)驱动机制有创新。着力加强村级集体经济体制机制创新,积极探索村集体资产、劳动力、管理等生产要素的集约化、组织化、效率化实现形式,做实集体经济组织,创新统一经营形式。依托区位优势,盘活闲置资产,利用集体建设用地开发物业项目,大力发展物流、商贸、仓储、文化、旅馆、餐饮、娱乐业。托自然资源,发展旅游休闲和观光农业,建立农产品生产基地、特种养殖基地,大力发展种养业,参与“万村千乡”市场体系建设,建立农产品市场和网络交易平台,发展农村电子商务,引导村级组织依靠县内龙头企业,配套兴办小型加工、服务性企业,打造产业发展和村级集体创收新亮点。运用股份制、租赁经营、承包经营等形式,探索经营管理新模式,建立经济合作、利益共沾的“两位一体”关系,夯实集体经济基础,激活集体经济组织活力。采取投入村级集体经营项目资本金、入股专业合作社,发展为农服务、物业经营补偿模式,探索财政资金直接投向符合条件的村集体和财政补助资金形成的资产转交村集体持有、管护及作为村集体股权的政策措施,有效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的活力。

(三)管理机制有配套。完善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配套管理功能,建立了村级集体经济财务管理和收入分配制度,完善劳动者工资报酬和管理者激励约束机制,细化内部责任,加强内部经济核算,严格控制资产负债比例,规范村级村级集体经济收益分配和使用,确保村级集体成员共享收益。建立健全村级经济积累机制,完善村集体公益金、公积金制度,支持农村公益、扶贫济困等事业发展,增强村集体自我保障能力。切实抓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完善村级集体资产、资源、资金台账,加强资产核查,盘活集体存量资产,构筑集体资产增值机制。完善村账乡代理制度,规范代管手续。严格收支审批,加强监督检查,努力控制非生产性开支。严禁任何组织或个人侵占、平调、破坏、私分集体资产资源。村集体资产不得随意转让、变卖,因特许原因需转让、变卖的必须经村民大会或村民代表大会同意,并报上级主管部门备案,确保村级集体资产保值增值。

(四)提升支持有力度。强化政策综合支持效力,鼓励支持农业适度规模经营、高标准农田建设、农业产业发展扶持政策及资金项目向试点村倾斜。对村集体领办合作组织、发展农业生产项目在同等条件下给予优先扶持。统筹安排现代农业生产发展基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补助资金,支持试点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农村公共服务投入,探索通过政府优先购买集体提供的相关服务,不断提高村级公共服务质量和能力。落实税收、金融、土地等扶持政策,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

二、强化措施,精准发力,坚持正确的扶持导向

坚持以扶持促发展,充分利用村级自身优势,调动多方积极参与,正确把握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导向。

(一)把握扶持原则。坚持村为主体、集体所有。充分发挥村级组织的作用,坚持农民主体,坚守不改变集体产权性质、不损害村集体利益、不损害农民利益“三条底线”,把集体增实力、农民增收入和产业增效益有机结合起来。坚持市场主导、政府引领。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发挥利用政府在政策引导、规划引领、资金支持等方面的优势。坚持因地置宜、创新方式。因村施策,多措并举,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不同实现形式,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提供政策支持。加快农村市场建设。鼓励村集体大力开展“农超对接”直采直配服务、农副产品加工电子商务等方式,开拓销售市场。积极实施村级公益事业“一事一议”财政奖补项目,为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壮大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整合财政资金投入。县财政从XXXX至XXXX年每年适度安排专项配套补偿资金,其中,XXXX年75万元,XXXX年85万元,XXXX年100万元。采取农业技术人才培训、以奖代投、项目资助等方式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对符合申报农业专项资金的项目,优先给予扶持,并帮助争取中央和省市财政资金补助。加大金融支持力度。县域内农村金融机构对符合条件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项目,优先提供信贷和融资支持,简化审批手续,实行利率优惠,提高授信额度;支持农村信用社、邮政银行和融兴村镇银行租用村活动场所,建设农村金融便民点或终端服务点,增加村集体收入;加大农业保险支持力度,鼓励保险机构与村集体经济组织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合作,并按同业最低保费和最高保额标准执行,财政部门在政策范围内,减少村级投保自缴部分的配比。

(三)规范资金管理。根据省财政按照以县为主、适当补助的原则,统筹安排专门资金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我县XXXX年采取“先建后补、绩效考核”相结合的方式,已经对各试点村拨付了省级奖补资金50万元,县级配套资金10万元,用于各村壮大集体经济发展。对于资金使用的管理,按照以县为主、适当补助的原则,县级作为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的实施主体,镇财政所具体组织实施和项目监督,实行镇财政报账制。在严格资金管理上切实做到:一是严格使用范围。财政奖补主要用于集体项目资本金投入、入股农民专业合作社组织、对鼓励土地流转、零散土地整治、发展为农服务、物业经营等进行补助等。奖补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不得挪用、挤占。二是兑现奖补方式。实行“先建后补”,根据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绩效目标考核评价结果进行拨付。三是加强监督管理。县财政局将出台资金管理办法,各试点村要设立村民理事会或村民理财小组,理财小组对奖补资金使用、收益分配等实行全程监督。并将奖补资金使用、收益分配情况进行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四)强化绩效管理。根据绩效考核目标,开展绩效考核评价,将奖补资金分配与绩效考评结果挂钩,建立有效的激励约束和退出机制。对绩效考核中发现的问题责令纠正,对违纪违规行为,将依照有关规定予以处置。

三、落实项目,协调推进,扶持村级发展初见成效

坚持把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作为壮大集体经济,推动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以项目建设为突破口,推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收,农民致富。试点工作开展以来,各试点村支两委团结务实,凝聚力量,带领群众在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上建功立业。通过实施项目,已取得了初见成效,XXXX年试点村集体经营性收入达到了53.85万元,其中投资实体分红收入达到了45.85万元,其他经营性收入8万元。

从试点村村级集体经济实现的有效形式来看,以资源有效利用为主要内容、以提供服务为主要内容和以混合经营为主要内容等实现形式为重点。目前来势较好,已基本达到了第一阶段预期目标:

龙门村:是完全属于村级集体经济所有,以油茶产业为龙头,预计10年高产期产油将达到180万公斤,产值可达到21600万元,可实现经营收益3672万元。

均坝村:采用将村集体经济重点投入到村级成立的快山农业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中,村集体占股比例达到40%。率先实现土地流转,利用半年时间,流转土地700亩,成立精准扶贫创业园。合作社依靠流转的土地种植桑椹和桑基鱼塘,年产量20吨,毛利达到35万元,桑果园年产值达到30万元,基地年总收入75万元,市场建设后预期收入每年4万元以上,村级年度纯利润将可以达到30万元以上。

九都湖村:采用混合经营模式,以村集体经济入股佳禾种植合作社,入股资金30万元。其中XXXX年合作社实现了经营性总收入500万元,年度纯利润为18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利益分红纯收入达到6万元,达到了XXXX年初制定的预期收益效果。

天台寺村:出资入股合作社发展种养殖业。其中发展生态竹林土鸡养殖1万羽,收益35万元,发展生猪养殖500头,收益22.5万元,发展大棚蔬菜种植,主要种植辣椒,收益2万元,共收益59.65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分红达到17.85万元。另外,金丝楠木和红豆杉种植,可达到20万元的效益,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能增加到8万元。

龙凤村:成立新益合作社。XXXX年种植薯尖700亩,入股分红达到12万元。光伏发电年收益达到5.2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收入达到了XXXX年初制定的预期目标。

四、深入剖析,透视问题,有待研究措施加以整改

在扶持工作的推进过程中,由于主客观方面的原因,还存在一些不足和问题,必须引起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对策,着力加以解决。

(一)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比较单一。受发展条件的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要素不齐,环境不优,市场不配套,缺乏承载能力,形成村级发展空档,收入来源缺乏支撑。

(二)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空间比较狭小。除市郊各村和集镇部分村外,绝大部分村集体土地、山林和村部等资产价值低,开发成本高,难以带来直接效益。

(三)村级集体项目实施缺乏人才支撑。部分村干部观念陈旧,市场应变能力不强。有的年龄结构老化,有的文化水平偏低,有的缺乏专业知识,在推进项目建设中力不从心,实施项目管理难以到位。

(四)村级管理运行机制缺乏内生动力。一方面,部分村干部对集体资产不敢管,经常出现集体资产流失现象;另一方面村民对村集体资产的好坏不关心,部分干部群众对发展集体经济失去信心。

五、坚定信心,加力推进,切实做好下阶段工作

下阶段,我们将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着重从选好人才、盘活资产、用活资源、用好资金和加强政策引导等方面入手,加大推进力度,加强工作调度,切实做好下阶段工作,确保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全面实现预期目标。

(一)科学开发现有资源。充分利用我县的区位优势,特别是撤县设区的良好机遇,加大项目开发力度,策划一批项目,为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开辟新的途径,更好地提升扶持效能。

(二)盘活农村土地资源。采用反租、倒包、流转等方式,通过集中连片、土地管理、农业综合开发,进行土地整治,新增土地收归村集体所有,实现资源变资产、资产变资本。推动村企结对合作发展。依托龙头企业和主导产业进行农产品的粗加工、深加工,实现农民增收,村级集体增效。

(三)探索新型实现模式。鼓励村级领办和创办合作经济组织、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通过收取中介费来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探索领办或创办农机、农技服务公司和劳务输出公司,为农民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探索整合一部分资金,在市郊或集镇由村集体组织异地建门面收取租金,发展物业经济,增加村集体收入。

(四)强化扶持队伍建设。加强村级班子领导能力培养,有针对性开展市场经济、股份合作、企业经营管理,村集体资产和财务管理知识以及农村适应技术、技能的培训,增强村级组织和村干部适应市场,引领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能力,确保扶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试点工作向纵深推进,取得新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