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世界血友病日宣传活动总结[范本](血友病宣传海报)

admin 实用范文 2023-09-22 03:15:23 140

以下小编为大家整理了XX世界血友病日宣传活动总结[范本],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XX世界血友病日宣传活动总结[范本](血友病宣传海报)

XX 世界血友病日宣传活动总结(一)

一位父亲在盛怒之下打了儿子两巴掌, 孩子当时就出现头痛症状, 但家人没有在意。 第二天孩子昏迷不醒, 送入医院被诊断为大量颅内出血, 后经检测确诊为中度血友病。

这是中山一名“玻璃人” 的真实经历。 今天是第 27 个“世界血友病日”, 在近日中山举办的一场珠中江地区世界血友病日医患联谊活动上, 市人民医院血液内科主任XXX透露, “血友病发病率为万分之一, 中山若按常住人口 320万人来计算, 应有 320 个血友病患者, 实际上目前登记的为50 多人。” 据悉, 在已登记的这些血友病患者中, 大部分是重型, 只有一部分是中型。

凝血因子问世降低血友病致畸率

对于血友病这个“神秘”的疾病, 许多人并无太多了解。

XXX介绍, 血友病是一种由于血液中某些凝血因子缺乏而导致患者产生严重凝血障碍的遗传性出血性疾病, 男女均可发病。 症状主要表现为自发性出血, 重型病人可能轻轻一碰就会止不住地出血, 也叫“玻璃人”。 中型病人有的在剧烈运动或拥挤状态下就会出血。 轻型病人有的终生不发病,不需要治疗, 只在严重外伤时才会出血。

他印象最深的, 是在多年前接诊过这样一位血友病患者:一位父亲在盛怒之下打了儿子两巴掌, 当时儿子只有 10 多岁, 出现头痛症状, 但家人没有在意, 第二天孩子昏迷不醒,送入医院诊断为大量颅内出血, 后经检测确诊为中度血友病。

过去血友病很可怕, 一来是因为它的致畸率、 死亡率都很高, 就算不死亡, 患者的生存质量也很差, 但是自从替代性的凝血因子问世后, 血友病患者的致畸率已经大幅下降,在发达国家, 血友病患者平均寿命已经达 75 岁。 但是, 这种因子需要终生使用, 这也使很多家庭难以负担。

“血友病目前没有治愈方法, 主要是替代治疗, 即重型患者出血时, 输注凝血因子, 一周要打两三次。” XXX说,如果是中型患者, 预防性治疗一次打一两支就行了。 由于输注药物医疗费用较高, 目前不少血友病患者未能接受规范治疗。

家族中若有患者孕检时要查基因

为了减轻患者负担, 中山在多年前就把血友病列入了特定病种, 患者还可以在门诊看病, 用住院险来报销, 这样一来, 可以报销七成医药费, 长期治疗成为了可能。

XXX说:“目前, 血友们每一年的治疗费用在 30 万 40万, 一般的工薪家庭是负担不起的, 这些年医保报销到 70%,剩下这部分社会慈善机构又免除了 50%, 那么这些人每人一年花两三万元就可以预防治疗了。”

血友病需要终身治疗, 因此管理非常重要。 作为中山市唯一的血友病信息登记管理中心, 市人民医院血液科接受全市患者的登记, 政府将根据登记的病人情况进行药物采购,另外管理中心还会免费赠送基本护理物品, 提供慈善关爱项目。

XXX提醒,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疾病, 目前市内提供的免费孕检没有筛查基因这项。 孕检可查基因, 但费用太昂贵, 一般查一个因子要 6000 元左右。 所以一般不会给孕妇做这项筛查。 但是如果孕妇家族中有血友病患者, 通过基因查出来是血友病携带者后, 医生会指导她优生优育。

此外, 孕妇怀孕前三个月 感冒, 易受外界影响, 导致基因突变, 可能患病或传给下一代。 因此, 要保持不劳累、 受冷, 如有血友病家族史的, 或自发性出血的, 应及时去做相关检查。

XX 世界血友病日宣传活动总结(二)

20xx 年“世界血友病日” 系列公益活动在 4 月 17 日“世界血友病日” 正式启动。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障碍性疾病, 是因人体部分或全部缺乏某种凝血因子导致的出血性疾病。 血友病最常见的表现是出血, 这会导致患者肌肉和关节疼痛肿胀, 肢体活动受限。 如果反复出血得不到及时治疗, 患者还可能出现关节畸形并导致残疾。 而发生在关键部位的出血, 如颅内出血、喉部出血、 内脏出血等还可能直接危及患者生命。 据统计,我国血友病的患病率每 10 万人口人。

作为一种罕见病, 血友病的病情是可以通过药物进行控制的, 只要保证持续的药物供给, 血友病患者就能像正常人一样工作和生活。 但由于需要终生服药, 使许多低收入家庭难以负担, 许多家庭把血友病孩子留在家里, 以避免运动造成的伤害, 因此导致许多血友病孩子失学。

为唤起全世界对血友病的关注, 世界血友病联盟确定自1989 年起, 将每年 4 月 17 日作为“世界血友病日”, 以唤起大众对于血友病的正确认知, 并为血友病患者提供支持和帮助。 2017 年是“世界血友病日” 设立的第 27 年, 今年的主题是“BuildingaFamilyofSupport”, 意为“相互支撑, 共建家园”。 在这个大主题之下, 主办方将陆续开展多场大型公益活动, 通过宣传普及血友病知识, 让公众了解和关注血友病, 从而聚集更多社会力量, 为血友病患者提供切实帮助。

20xx 年“世界血友病日” 系列公益活动得到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 国家体育总局、 中国全国妇女联合会、 中国民主建国会北京市委员会、政协北京市朝阳区委员会、 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中国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 北京血友之家罕见病关爱中心和“有爱有未来“外企志愿行动等机构的共同关注和参与, 诺和诺德(中国) 制药有限公司为活动全程提供了支持。

中华少年儿童慈善救助基金会秘书长王林表示, 儿慈会一直致力于改善少年儿童的生存状况, 为包括血友病在内的困难儿童提供救助。 我们希望, 通过“世界血友病日” 系列公益活动, 让更多公众能够参与进来, 共同应对罕见病, 帮助更多的孩子。

3 月 30 日, 一个名为#最强支撑#的话题活动在新浪微博正式展开, 关心血友病的朋友可以通过新浪微博, 参与这项旨在唤起公众关注血友病的公益活动。 您可以与朋友、 家人一起, 拍摄相互依赖、 相互依靠的照片或视频, 并发布在#最强支撑#的微博话题里, 就是对血友病患者最大的支持和帮助。

与此同时, 北京血友之家罕见病关爱中心与公益伙伴合作正式开通了位于新浪、 腾讯和支付宝的公众募捐平台, 接受社会对血友病患者和家庭的捐助。 募捐所得将全部用于血友病患者及家庭的救援和帮助。

4 月 17 日, “世界血友病日愿望树” 活动启动, 来自全国各地 99 个血友病患者的微愿望正式发布, 接受公众认领。以“愿望树“为主题的微信公益传播活动将同步进行, 将有更多的爱心朋友用微信转发的方式, 帮助血友病患者传递愿望。“愿望树“活动的参与情况和认领结果, 将在 5 月 10 日向社会公告。

5 月 10 日, 20xx 年“为爱而走” 慈善健走活动将在北京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举行, 近百家跨国企业的员工志愿者将以健走的方式, 呼唤社会关注, 为血友病患者和家庭募捐。活动现场还将举办以义演、 义卖为中心的慈善嘉年华活动,来自不同企业和机构的志愿者将通过这场公益盛会, 共同为血友病呐喊、 加油。

作为 20xx 年“世界血友病日“的公益合作伙伴, 北京外企志愿者协会(FESCO) 、 北京电视台生活频道、 新浪公益、腾讯公益、 优酷公益、“大爱医生” 公益传播联盟、 赛默飞世尔科技(中国) 有限公司等机构为活动的组织和宣传提供了大力支持和帮助。

新浪微公益主编杨光表示, 新浪微博将用更全面的视角,关注“世界血友病日” 和十万分之一的罕见病群体, 用我们的微力量, 呼唤和凝聚全社会对血友病患者的关注和帮助。

北京电视台《生活面对面》 主持人王倩表示, 血友病是罕见病的一种, 因为罕见, 所以难以得到公众的关注。 希望更多观众能够通过北京电视台《生活面对面》 栏目, 了解血友病和“世界血友病日”, 把更多的关注和爱心传递给血友病的孩子和他们的家庭。

相互支撑, 共建家园。 20xx 年“世界血友病日“将与各合作方及公益伙伴共同努力, 推进公众对于血友病的了解和认知, 促进全社会对于血友病的关注, 帮助血友病患者和家庭获得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让我们共同关注每一个微小需求,有爱就有未来。

XX 世界血友病日宣传活动总结(三)

为迎接 4 月 17 日“世界血友病日” 的到来, 北京血友之家罕见病关爱中心于 4 月 11 日在北京举办了“相互支撑共建家园” 世界血友病日公益活动, 呼吁政府、 慈善、 企业、社会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 助力血友病患者规范治疗。

血友病是一种遗传性凝血功能障碍导致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 肌肉的创伤后或自发性出血。 它属于罕见病中的“大病种”, 危害大, 我国诊断率低, 反复出血和难治性并发症导致患者致残率高, 且往往伴随患者终身。按照血友病的发病率为 5~10/10 万人估算, 我国的血友病人数预计达 10 万左右, 但当前登记在册的仅占一成左右, 而且其中绝大部分人因病致残、 因病致贫, 生活捉襟见肘, 生存现状不容乐观。

对此, 中华慈善总会联合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 自2017 年起, 在全国各地陆续开展救助血友病儿童的活动, 旨在帮助 2 至 18 周岁的中重度血友病患者提供经济援助, 赠送几个月 的重组凝血八因子治疗药物, 以减少关节损伤, 避免残疾, 提高患者生命质量。